投資網域名稱(Domain Name),也能賺大錢!計程車司機廖學仁十年前註冊DIY.net域名;十年來註冊費、年費只花295美元。兩周前,廖學仁將「DIY」的域名以美金20萬元(約合台幣645萬元)賣出,投資報酬率高達680倍,創下國內最高金額的網域名稱交易紀錄。


十年前,「達康」(.com)熱潮風起雲湧,廖學仁搶搭網路熱,成立一家網路公司,專門幫公司行號設計企業網站。期間,他還註冊包括DIY.net等域名,心想未來可以架設網站。


沒想到,2000年網路泡沫化,廖學仁賠得一屁股,但對網路仍懷抱夢想的他依舊保有DIY.net域名。算一算,十年來花的註冊費、年費,加起來才295美元。


幾年前,廖學仁委託美國一家網路廣告公司,以DIY.net域名,架設DIY材料、室內裝潢相關的英文網路廣告平台「Home Improvement」。只要網友點擊廣告,廖學仁就能和廣告公司「六、四分帳」廣告費。每月該網站瀏覽約3至5萬人次,平均一個月,廖學仁光廣告收入就能有2500到3000美元入帳(合台幣約8萬到9萬6000元間)。


最近,廖學仁因為個人資金需求,「忍痛」把DIY.net拿到域名拍賣網站叫賣,沒想到,馬上被一位華裔能源期貨顧問張德仁以20萬美元接手,張德仁甚至直呼:「撿到便宜了。」


買家張德仁指出,歐美人工昂貴,一般家庭DIY修繕風氣盛行,美國居家整修節目《DIY Network》官方網站,每個月都能有超過千萬人次的流量,可見歐美民眾對DIY訊息的需求強烈,相關網路廣告商機無限。


張德仁說,歐美民眾和台灣民眾的網路使用習慣不同。台灣網友習慣從搜尋引擎輸入中文關鍵字,找尋資訊;但歐美網友對英語的認知度高,不少人會直接輸入和關鍵字相關的域名,也讓如DIY.net這種簡單、通用的域名,在歐美有了「生存」空間。


張德仁更以「虛擬房地產」概念為喻,常用好記的域名,好比市中心的金店面,不必大打廣告,自然就會有人潮湧進。


他估算,他在美國馬里蘭州有棟別墅,以40萬美元購得,目前出租,單月租金2,000美元。但DIY.net這塊「燙金招牌」,取得成本才20萬美元,每月至少就有美金2至3000元收入,一年報酬率15%到18%,比銀行定存及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既好賺又穩健。


記者:記者許韶芹/台北報導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71122/2/on9s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